喜报!我校马炜梁教授《植物的“智慧”》荣获2023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

时间:2024-03-04浏览:27设置

近日,科技部公布2023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我校退休教师、生命科学学院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导师”马炜梁教授主编的科普图书《植物的“智慧”》,从全国475部科普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2023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斩获国家级科普图书大奖!




马炜梁教授六十年如一日追寻植物生存“智慧”的点点滴滴。既是一名科研工作者潜心问道、精思求索之旅,更是一位高校教师用心传道、诲人不倦的故事。科普图书《植物的“智慧”》是马炜梁教授充分利用科学教育和立德树人的宝贵资源,切实发挥生命科学学院“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辐射作用的优秀案例。



“笺草释木一甲子”:马炜梁教授简介

马炜梁教授是我国知名的植物分类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55年考入华东师大生物学系,1962年留校工作,从事植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职期间曾任华东师大生物学系副系主任、华东师大教学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植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学会理事、《生物学教学》杂志主编等职务,先后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或参编植物学教材共15部。退休后的马炜梁教授依然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了《植物的“智慧”》、《中国中国植物精细解剖》等高质量科普著作,著作入选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科普类推荐图书、“典赞·2022科普中国”年度科普图书,荣获第十一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



马炜梁教授


一本好书·《植物的“智慧”》简介

1.学科融通的大视野。本书结合植物分类学、生态学、环境生物学、行为学等学科去理解植物的生存之道,通过丰富多样的案例证实并丰富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看似无解的植物进化之谜,是对植物演化研究的新贡献”(王文采院士推荐语),“适合对形形色色的植物世界有好奇心的博物爱好者阅读,对专攻植物学某一方面而对其他方面稍感陌生的内行专家也是有价值的”(北大胡适宜教授推荐语)。

2.放下身段做科普的示范之作。作者抛弃了晦涩的理论体系和惯用的“专业黑话”,纯用通俗的语言,谆谆善诱地分析自己野外考察中的所见所闻,即便是普通读者也能从中真切感受植物学家的问题意识与思维方法。

3.图片精美绝伦。作者不仅是一流的学者,也是出色的生态摄影家,他用创新的微距摄影技术拍摄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结构照片,有助于揭示形形色色的植物在不同生境下的生存“策略”和奇异美感,从而教会读者以植物学家的眼光“看”植物。

4.纸本书与融媒体资源相互呼应。随书附有作者精心准备的电子资源(十篇延伸性文章和三个植物小视频),读者扫码即可欣赏。

5.著名植物学家王文采院士和胡适宜教授倾情作序推荐。


内容简介

被子植物来到地球一亿多年,它们在适应多变环境的过程中逐渐生成了多种多样的“智慧”,以至于演化出具有二十多万种、一万多个属、四百多个科的丰富多彩的大群。著名植物学家马炜梁教授近四十年来一直在寻求植物的生存“智慧”,他认为:植物虽然站在原地不动,不能位移,但确实可以主动去找寻异性;植物没有神经系统,但确实有接受刺激的反射弧,能够很快地做出反应;当食叶昆虫噬咬叶片后,植物能分泌一种物质招引昆虫的天敌来保护自己;植物能设计出复杂的传粉路线,让昆虫为它携带花粉;植物有利用环境的能力,能与动物协同进化……在这本趣味盎然、图文并茂的科普著作里,他结合植物分类学、生态学、环境生物学、行为学等学科去理解植物的生存之道,以丰富的实例,结合精美绝伦的微距摄影图片,令人信服地揭示了植物在演化进程中所形成的与根茎叶、花朵、果实与种子等相关的种种“智慧”,证实并丰富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本书是“放下身段做科普”的示范之作。学科融通的大视野、丰富多样的案例、通俗晓畅的语言以及精美绝伦的图片,有助于博物爱好者乃至植物学专业人士深度认知生命的奥秘,并真切感受植物学家的眼光与情怀、问题意识与思维方法。



返回原图
/